最新文章

人臉識別大有可為,各路大佬搶占市場
發布者不詳??來源:未知??發布時間:2017-09-23 21:21
近日,北京師范大學迎來2017級本科生2626人。年齡最小的14歲,年齡最大的28歲。據了解,北師大今年宿舍全部安裝了人臉識別門禁系統,新生報到即進行人臉采集,學生宿舍將開啟“刷臉”時代
針對人臉識別近期在公共事業領域的密集規劃,川財證券研究所產業研究部組織了人臉識別行業專家調研。調研紀要如下:
人臉識別技術在地鐵行業的應用目前處于交流階段,安全為主要應用目的人臉識別技術在地鐵領域的應用目前尚處于前期規劃以及技術交流階段。業內重點關注與探討的應用場景有三個:第一是使用人臉識別技術做入口閘機,第二是在地鐵大廳和樓道安裝帶識別功能的攝像頭進行監控,第三是在定點位置幫助公安機關進行敏感人物識別與上報。
地鐵系統采用人臉識別技術,主要還是基于安防方面的考慮。比如應用初期,主要用于監測擁擠程度。現在地鐵站的重點地段和地鐵車廂都有攝像頭,但無法達到統計人數的功能。未來規劃的理想情況下,可以通過動態監測擁擠程度,提前預警并采用限流和分流措施,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人臉識別各行業應用日趨廣泛,誤識別率可降至千分之一以下
目前人臉識別行業的玩家眾多。知名度及市場占有率較高的有Face++,商湯科技,云從科技,依圖科技等公司。目前一線產品的識別率穩定在96%以上。準確率并不是客戶需求的唯一標準,在達到一定的基礎識別率后,根據實際應用場景進行的定制化服務,才是滿足客戶需求,提高業績水平的關鍵。也正因如此,不同企業的側重點也有所差異,有的公司選擇進入多個行業應用以分散風險,有的公司選擇深耕安防領域,還有一部分公司選擇與BAT 等互聯網公司深度合作,以謀求穩定的后方支持。
老牌系統集成商先發優勢明顯,新興技術型企業謀求轉型
在金融、企業安防、公安系統等領域,已經有許多成熟的視頻監控系統集成商,相比新興的人臉識別企業,老牌系統集成商的市場知名度、人脈、服務體系等優勢明顯。短期內多數人臉識別企業仍以技術輸出為主要商業模式,即像用戶企業或系統集成商出售人臉識別算法。
從2016 年開始,一些企業開始尋求變化以優化盈利方式。以銀行為例,人臉識別企業嘗試以長期合作伙伴的方式加入到銀行人臉識別系統的研發、建設和應用中。對于有一定研發能力和技術基礎的客戶,企業會更加傾向于SDK(軟件開發工具包)模式。
